各二级学院:
春季是学生心理疾病高发时期,为做好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防范工作,预防学生因心理危机引发恶性事件,对心理危机学生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干预、早控制,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做好2024年春季心理疾病高发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排查与应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排查时间
2024年3月4日-3月17日
二、排查范围
全体在校学生(含研究生及外出实习学生)
三、重点排查对象
第一类:存在冲动行为(自伤自残或伤害他人)、轻生风险的学生。包括过去或近期有冲动想法、有轻生想法的学生。
第二类:患有身心疾病的学生。包括家族成员有精神疾病史,躯体患有慢性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有既往精神病史,因心理疾病正在治疗、服药的学生。
第三类:遭遇重大事件的学生。包括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受到自然或社会重大意外刺激,受到学校严重处分,考试单门或多门不及格,延期毕业或无法毕业,遭遇情感危机的学生。
第四类: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包括因学业、情感、人际关系、经济、就业、家庭、网络成瘾等出现心理及行为异常的学生。
第五类:有其他较轻微心理异常、行为异常的学生。以上类别不容易区分或者各个类别都不包含的情况。
四、排查与应对举措
(一)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
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的作用,通过主题班会、QQ、微信、问卷星平台、走访宿舍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彻底摸排调查,全面掌握学生现实情况。
(二)学生心理动态档案跟踪
严格“一生一策”动态关注机制,实时更新学生心理动态档案,依托辅导员谈心谈话,线上心理家访、心理回访等家校沟通方式,排查心理重症学生本学期休学、复学、心理状态等现实情况,各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形成重点排查对象《**学院“一生一策”心理动态档案台账》(附件1),并将实时更新台账于3月18日17:00前上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孙喆老师处。
(三)及时干预,及时报送,积极反馈
对于排查出来的重点对象,落实“一对一”、“多对一”心理帮扶工作措施,做好危机干预工作,切实消除和降低心理安全隐患;对于超高危学生(具有伤人和自伤等冲动行为),各二级学院应安排专人做好24小时陪护,并第一时间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及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取得联系,及时开展咨询、家校沟通及转介工作,后续按照我校心理危机干预预案进行处理。
(四)开展校院两级心理咨询服务
本学期校级心理咨询服务从2月27日正式启动,各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心理咨询服务同步启动,多渠道畅通信息,将校院两级心理咨询服务信息深入学生,通过心理咨询师团队、教师心理帮扶团队、朋辈心理帮扶团队等,做好学生心理关怀与疏导。
(五)重视预防,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各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通过心理主题班会、团体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围绕“开学综合征”、“学习适应”、“人际关系”、“春季心理疾病预防”等主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做好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导学生调整好心态,尽快进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节奏。
(六)健全校内四级心理预警网络
健全校内宿舍(宿舍心理信息员)——班级(心理委员)——院系(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学校(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四级心理预警网络。各二级学院应再加强心理辅导站建设,保障大一至大四年级各班级设置心理委员2名(男生、女生各1名),宿舍应设置宿舍心理信息员1名, 形成《**学院朋辈心理帮扶团队信息登记表》(附件2),并于3月18日17:00前上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孙喆老师处。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全面覆盖。各二级学院要高度重视此次排查,将排查覆盖到全校每一名学生。开展工作要深入学生,注意方式方法,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正当权益,注意保密原则。
2.加强关怀,做好引导。各二级学院根据初步自查摸排,立足实际情况,建立“一对一”师生心理帮扶机制,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积极提供资讯、建议、指导,并尽可能为学生解决实际层面的困难,让学生感受到学院学校切实的关心。
3.关注重点,帮扶到位。各二级学院对排查出疑似或已经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要严格落实“一名危机学生、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干预机制,及时建档立库,动态管理。
4.授人以渔,助人自助。各二级学院认真落实谈心谈话制度,通过对重点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发挥好校内四级心理预警网络作用,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心理宣泄活动等方式做好心理育人,传授心理防护技巧。
学生工作部(处)
2024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