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理念与工作目标
工作理念:预防为本,发展为主;助人自助,成长成才。
工作目标:解决学生心理困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学生个人潜能,促进学生完善自我。
二、机构设置
中心配备心理咨询室、团体心理辅导室、沙盘游戏室、宣泄室等,常年聘请10余名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心理学博士、硕士、教授和专业医院的医生担任兼职心理健康指导教师,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16个二级学院成立了16个心理辅导站,并选拔16名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或经系统培训的辅导员担任本学院心理兼职教师,指导本学院学生团队,开展心理辅导及宣传教育活动。
三、队伍建设
(一)师资队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目前配备有专职教师3人,兼职教师13人,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兼职教师17人。学校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提升高度重视,近几年,共组织30余名辅导员参加心理健康系统培训,10余人取得心理辅导资质证书。形成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二)学生团队
中心建立“学校——二级学院——班级——寝室”四级学生服务团队,做到中心有骨干、学院有专干、班级有心委、宿舍有使者。从上之下、广泛深入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及时上报处理心理危机个案,多方位保障学生心理安全。
四、工作任务
中心负责开展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任务有:1、推进知识教育。结合实际,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和辅修课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2、开展宣传活动。围绕“3.25(善爱我)”、“5.25(我爱我)”、“9.25(久爱我)”、“11.25(一定爱我)”四大宣传月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3、强化咨询服务。积极构建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自助与他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体系。4、加强预防干预。完善心理测评方式,优化量表选用,健全心理危机干预和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学校、二级学院、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做好对心理危机学生的跟踪服务,做好学校、校医院与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转介工作。
版权所有:绵阳师范学院·心理与社会学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
电话:0816-2579941 | 传真:0816-2579941 | 邮箱:mszxs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