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下载中心
站内导航
  • 首 页
  • 学院概况
  • 新闻中心
  • 师资队伍
  • 科学研究
  • 党群建设
  • 人才培养
  •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 厚德  博学  笃行  弘毅

    绵阳师范学院·心理与社会学院

    College of Mental Health and Society

    厚德  博学  笃行  弘毅

    绵阳师范学院·心理与社会学院

    College of Mental Health and Society

    厚德  博学  笃行  弘毅

    绵阳师范学院·心理与社会学院

    College of Mental Health and Society

    <
    >

    践初心于实践 展青春之担当——心社学子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个人风采展示(七)

    发布时间:2025/09/22 | 点击量:



    引言:时代的脚步铿锵有力,志愿服务已成为传递社会温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纽带,为厚植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心理与社会学院2025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稳步推进。在这场充满意义的实践行动中,心社学子主动响应号召,带着青春的朝气与实干的决心,回到家乡热土贡献力量。每一位学子都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在服务家乡的过程中书写青春华章,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风采展示1

    心24.6泽中——黑水县儿童公益志愿服务

     

    这个夏天,作为绵阳师范学院社工专业的一名共青团员,我回到家乡黑水县,加入“逐梦扬帆计划”,在团县委爱心暑托班开启了31天的志愿之旅。

       从日常考勤、课程辅助,到策划执行红色教育、安全教育等6场特色活动,我全程守护30余名孩子的暑期时光,既要分发午餐、排查安全隐患,也要用专业陪伴成长。面对孩子间的矛盾,我引导他们换位思考;融入社工“个别化”理念,为不同性格的孩子定制鼓励方案,看着他们从胆怯到自信,我深感欣慰。

    孩子们的折纸小花、家长的认可、伙伴的支持,让我读懂公益的双向温暖。虽也暴露了突发状况应对、控场能力等不足,但更坚定了我用专业服务家乡的决心。未来,我会继续扎根乡土,也盼更多力量关注乡村儿童,共助他们逐梦远航!


    风采展示2

    心24.7徐颖玥——达州市麻柳镇沿江社区志愿服务 

    我于2025年暑假期间,主动参与了达州市麻柳镇沿江社区协助政府职能部门开展的高层建筑安全隐患排查专项实践活动。本次实践以“排查消防安全隐患,筑牢高楼‘防火墙’”为主题,通过对8层及以上高层建筑的实地勘查,发现并协助整改消防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作为社区网格管理辅助人员,深入多个高层住宅小区和商业楼宇,与社区服务人员一同开展系统性的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检查各楼层安全出口是否畅通、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是否完好有效、防火门是否处于正常关闭状态等。在与社区工作人员和物业人员的协作中,我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基层治理工作的复杂与艰辛。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我对消防安全知识有了更直观和系统的了解,也增强了我对社会责任感的认同。我意识到,消防安全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需要政府、社区、物业和每一位居民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真正筑牢高楼“防火墙”,营造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


    风采展示3

    心24.7孔文馨——泸州市合江县党群中心志愿服务

       

        仲夏时节,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与西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的同学联合深入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桂圆林党群中心(城市社区)与乘山村党群中心(农村社区),开展“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暑期专项调查。现场遵循“一村/社区2人”原则,分别与社区书记、村主任及专职网格员交流,通过“读题作答+问卷星填写”模式完成调研,同步记录录音并拍摄合影,确保数据真实可追溯。

    此次调研不仅让我直观感受到城乡基层治理的差异与共性,更在与一线工作者的对话中,理解了党建在公共服务、数字化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大家表示,以前总在课本里学“基层治理”,这次才算真正摸到了它的“温度”——在桂圆林社区,看到书记用数字化平台快速回应居民诉求,才懂“智慧治理”不是空话;在乘山村,听村主任说为帮老人办社保跑遍全村,才明白“服务群众”要靠脚底板丈量。基层工作没有“高大上”的理论,全是“接地气”的坚持。往后我们不仅要把调研数据整理成扎实的报告,更带着这份真切感受,多关注身边的社区小事,真正把“为社会做事”的想法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在纸面上。


    结语:此次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志愿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青年学子们用脚步丈量家乡土地、用行动践行青春担当的故事仍在延续。他们带着实践中的收获与思考回到校园,未来也将继续以所学所长反哺家乡发展,让青春之花在基层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为家乡建设注入源源不断地青年力量。


    来源:心理与社会学院

    图文:何桂彦 胡尭 罗淋 杨航 泽中 徐颖玥 孔文馨

    一审:吴小英

    二审:陈奕

    三审:王海榕





    TOP

    版权所有:绵阳师范学院·心理与社会学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
    电话:0816-2579941 | 传真:0816-2579941 | 邮箱:mszxs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