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绪浪潮翻涌的数字化时代
如何让理性穿透焦虑的迷雾?
如何用共情解码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今天,让我们开启
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探索之门
以认知科学为舟楫,以行为数据为星图
搭建心灵对话的彩虹桥
用实证研究治愈社会隐痛,
用人本关怀唤醒沉睡的感知力,
让每个灵魂在理解中绽放独特光谱
专业简介
绵阳师范学院心理与社会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绵阳、面向四川、辐射西部,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怀深厚、品德优良、专业扎实,能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心理服务等领域开展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应用心理学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6年应用心理学专业团队成为校级创新团队,2010年被评为省级特色建设专业,2017年立项为首批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2019年立项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至今共立项4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经过多年建设,应用心理学专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同行和社会的认可,专业阶段性建设成果获4次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在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排名(应用型)榜单中获评“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并列全国同类型专业第七;并上榜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被评为B类专业,位列全国111名。


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率均在95%以上。在二十余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秉持“厚基础、强技能、重实践、突应用”的培养理念,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项目驱动、校地协同的“一体、两翼、三支撑”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人才培养体系。
师资力量
应用心理学专业在师资建设方面,构建了一支“学术引领者+临床实践家+行业顾问团+科研新生代”的四维融合型教师队伍,覆盖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临床咨询、社会心理服务等核心领域,形成“教授领衔授课+资深咨询师临床督导+企业心理顾问实践指导+青年学者科研反哺”的协同育人机制,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现有专任教师16人,外聘教师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7人,副高级职称10人;绵州育才计划“绵州名师”1人、四川省外籍高层次人才1人,市(校)优秀教师8人、校级教学名师和教学良师4人,形成了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与年龄层次都较为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为培养优秀的心理学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师资条件。专业教师师德师风过硬、教学教研能力强,应用心理学教研室曾获绵阳师范学院第八届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近5年学生评教持续保持95分以上的卓越水平,彰显“以科研深化教学、用实践激活理论”的鲜明特色。


课程体系
以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基础学科为根基,通过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等课程构建数据分析与实证研究能力,依托心理咨询技术、心理诊断与干预、团体辅导实务等模块化训练强化咨询实践技能。
实践教学体系贯穿四年:心理学实验设计培养科研思维,心理情景剧创编与展演提升共情表达,中小学心理辅导实习、企业EAP项目实训锤炼现实问题解决能力,形成“理论-技术-场景”三维贯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西部地区输送兼具科学素养与人本精神的心理服务专业力量。
人才培养特色
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高校服务社会功能,在夯实常规教学基础上,发挥服务地方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培养具备熟练的社会心理服务能力、综合创新型素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需求导向 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融合于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需要中,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助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长期以来,专业立足于中国科技城基础教育和科技人才心理服务需要,坚守国家标准,对接行业需求,培育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社会心理服务应用型专门人才。
服务地方 坚持服务社会导向,主动对接地方社会心理发展需要,强调主动服务和双向需要协调,以问题解决导向开展实践教学,在“产业链”中学习并服务;同时组建高水平“双师型”团队,解决地方社会心理发展需要的重大课题,师生承接司法部违法心理矫治项目等国家社会重大需求项目,实现校-地协同、专业行业融合、项目驱动的开展综合化、个性化结合育人,提高社会心理服务水平,培养社会心理服务“生力军”。
跨界融合 基于跨界融合、校地合作的项目建设和应用促进专业学习与学生就业衔接的研究主线,发挥应用心理学专业优势,积极投身于地方社会基础教育改革、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地震及新冠肺炎受灾人群心理援助、民众心理危机干预,形成了依托地方学校、社区、医院、企业、司法、民政等行业发展需要,实现“心理学+行业”跨界深度融合。

应用心理学专业以心理学与人工智能交叉创新为特色,培养精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业组织心理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分为两个方向:
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培养具备校园心理辅导、危机干预及课程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融合AI心理测评、虚拟现实技术开发智能心理支持系统,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②工业与组织心理学方向:培育掌握人才测评、员工EAP及组织发展策略的实战型人才,结合大数据分析与AI行为预测技术,为企业提供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匹配教育、企业、社会治理等多领域职业发展路径。
教学软硬件
应用心理学专业依托四川绵阳异常心理与行为矫治研究中心、四川儿童青少年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现已建成包括基础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综合实验室、认知与脑功能实验室、生理心理学实验室、眼动实验室、社会行为与评价中心技术实验室、音乐治疗实验室、个体心理咨询室、团体心理辅导室,拥有EGI 64导事件相关电位仪(ERP)、Eyelink Desktop桌面式眼动追踪系统、生物反馈仪、测谎仪、儿童智力测验仪等实验教学与研究仪器、PsyKey实验教学系统、PsyKey心理测评系统、DPES可设计心理实验系统、诺姆斯达人力资源测评系统等心理实验与测评软件,为专业教学和科研需要提供平台。




同时,与多所中小学、医院、司法机关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本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开展科研及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基地。




升学与就业
本专业未来就业方向多元且广阔,涵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企事业人力资源师、医院心理治疗师以及警察等。根据第三方评估数据,毕业生综合素质全面,受到各类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此外,专业升学率高,2024届毕业生考研上线率突破50%,成功率突破35%。近5年,有近40名毕业生考进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学生风采
近五年,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心理辅导课大赛特等奖3项、三等奖1项,川渝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一二三等奖各2项,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二等奖1项,四川省高校学生校园心理情景剧比赛三等奖,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1项、铜奖1项,四川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二等奖,共计获得乡村夏令营公益项目、“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省部级奖励30余项。














心海微澜,映照万象
欢迎有志于探寻人类心灵奥秘的学子
加入绵阳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
开启专业提升之旅
为心理学事业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