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下载中心
站内导航
  • 首 页
  • 学院概况
  • 新闻中心
  • 师资队伍
  • 科学研究
  • 党群建设
  • 人才培养
  •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 科学洞察心灵  人文关怀社会

    绵阳师范学院·心理与社会学院

    College of Mental Health and Society

    科学洞察心灵  人文关怀社会

    绵阳师范学院·心理与社会学院

    College of Mental Health and Society

    科学洞察心灵  人文关怀社会

    绵阳师范学院·心理与社会学院

    College of Mental Health and Society

    <
    >

    数智赋能基层治理 社工夯实人才培养 ——西南大学宋辉教授应邀来绵作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5/11/04 | 点击量:


    新闻

    11月3日下午14:00,由中共绵阳市委社工部和绵阳师范学院主办,绵师心理与社会学院、绵阳市领域社会工作融合发展研究院联合承办的“数智时代社会工作赋能基层治理创新的实践进路”专题报告会在绵阳师范学院高新校区厚德楼247学术报告厅举办。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宋辉教授、博士生导师应邀作主旨报告,全市社会组织代表、基层社区代表和心社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本次报告会。

    把握时代脉搏,认识治理新格局

    报告会上,宋辉深入分析数智时代基层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他指出,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基层治理场域正从物理空间向数字空间延伸,治理对象从静态单一向动态多元转变,治理方式从传统管理向智慧治理升级。各地试点的“共享社区”、“积分银行+居民参与”等创新实践,为各地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直面现实挑战,精准把脉破难题

    宋辉客观分析了当前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部门间数据共享机制尚不完善;二是数字鸿沟问题亟待解决,部分群体数字素养有待提升;三是技术治理刚性与基层治理复杂性之间存在张力;四是数字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风险需要高度重视。他强调,要特别关注老年群体和农村居民的数字融入问题,让数字化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创新实践路径,数字赋能显成效

    在实践路径方面,报告系统介绍了数字社工赋能基层治理的创新做法。如深圳市龙岗区建立“一人一档”电子台账,打通部门数据壁垒;广州市“随约驿站”整合社区资源,提供一体化服务;AI社工陪伴机器人“小暖”通过情感分析等技术,为老年人提供精准关爱服务。这些创新实践充分展现了数字技术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方面的巨大潜力。

    完善联动机制,构建治理共同体

    宋辉重点阐述了数字技术赋能多元参与机制的创新做法。通过“滴滴社工”平台实现“居民发单、社工接单”的精准服务模式,有效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各地探索建立的智能水表预警、线上慈善募捐、志愿者积分管理等应用,让多元参与机制在数字赋能下焕发新活力。

    展望未来发展,服务升级惠民生

    面向未来,基层治理将加快从“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转变。社会工作者要主动适应数字化发展要求,提升数字素养和能力,当好居民需求的“翻译官”和数字技术的“善用者”。

    本次报告会为我市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我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落地化提供了重要参考。与会学生代表表示,将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结合绵阳实际,积极探索数智时代社会工作赋能基层治理的新路径新方法,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贡献力量。

    (供稿:心理与社会学院 文:李琴 审核:赖渝 木呷古布 王海榕)

    TOP

    版权所有:绵阳师范学院·心理与社会学院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西路166号
    电话:0816-2579941 | 传真:0816-2579941 | 邮箱:mszxs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