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在家网课已经有一个半月,开学的消息悄然而至。从“居家”到“学校”,我们将面临一个心理上的过渡,如何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度过心理适应期呢?
返校之后大家将面临很多卫生防护措施,暂时性的封闭管理也可能会有些不适应,所以同学们要做好心理准备,预防烦躁心理。
做好开学前的心理建设,每天给自己做正向心理暗示并做一些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努力调整心态,学会平心静气,科学防护,坚持每天健康打卡,自己有不舒服或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不受病毒侵袭。
假期里,大家在家里作息较为随意,回校后学校的时间安排比较统一,同学们可能会出现晚上睡不着或早上起不来,精力跟不上的情况,这都是正常现象。从现在开始,对!就现在,要主动调整作息,为开学做好准备。生物钟的调节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睡不着你就这样做:
(1)不要熬夜,这里敲重点!规律作息,准时上床、准时起床;
(2)每天白天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睡眠,太晚的运动可能会影响睡眠哦!
(3)晚餐不要吃得太饱,不要在傍晚以后喝酒、咖啡、茶以及抽烟,睡前可以喝热牛奶助眠;
(4)睡前半小时可以听一些助眠的音乐;
(5)如果上床30分钟后还是睡不着,就起床,做些单调的事情,等有困意后再上床睡觉;
(6)调整呼吸频率,吸气4秒,憋气7秒,呼气8秒,以此往复;
(7)如果经过调整,仍然失眠超过1周,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要寻求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哦。
疫情防控期间,老师会一直陪伴着同学们,帮助同学们解决困难,同时学校也安排了心理老师为大家做心理疏导。学校尽力为同学们营造安心舒适的校园环境,所以同学们要做的就是调整心态,多理解,多包容,多配合学校的防疫政策,毕竟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在家上网课期间,部分缺乏自律的同学较为自由散漫,虽然都能按时听课,但很多时候心不在焉,有可能导致每天的学习内容没有真正掌握,落下很多知识点。同时还有同学面临补考、四六级、计算机、教资考试等等,所以在学习方面大家可能内心会有一些焦虑。
开学后,同学们要合理安排时间,把之前的知识点重新复习,巩固,不懂的知识点记下来,上课时多向老师请教,为后续线下课程做好准备。
返校后,要主动调整好生物钟和饮食规律,同时注意调适学习心理和学习方式。假期过后会有学习效率低下的一个缓冲期,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同学们不必过于自责,这个缓冲期很快就会过去。
总结复盘在特殊阶段里的自我成长,停课不停学提供了更加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自己是否把握住了这样的自由,通过自律,不断强化自主,朝向目标前进。通过笔记梳理出自己已经掌握和尚有困难的学习点,计划好复课后的衔接课程。
设置新阶段适合自己实际状况的目标定位,运用任务清单、目标管理等方法进行良好的时间管理,不因假期延搁而穷追恶补,鼓励自我正向强化,提升有效自我管理的愉快感受,增强学习动力。
回校后上网课,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周围都是室友,这样回答问题或者讨论会相互干扰,或者是觉得有些尴尬,同时离开了家人和朋友,学校又实行封闭管理,这种情况下会感觉很孤单。
相互干扰的问题可以通过“带一个舒适的耳机上课”来解决,此外,换一个角度看,与室友同在宿舍上网课,可以相互监督,共同进步,也可以排排坐好一起上同一节网课找到在教室上课的感觉。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要掌握人际交往基本原则,相互关心与支持帮助同学、老师,尤其在特殊阶段要多多宽容理解,与他人建立深厚的友谊,遇到困难彼此倾诉,可以的话,多与家人朋友发微信打电话,丰富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
要记住,当心中有一定压力,发现自己的不良情绪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无法用自己内在的力量来自我调节,应及时和父母、老师、同学沟通,寻求他们的帮助,将心中的不解与困惑发泄出来,让积蓄在内心中的压抑情绪释放出来,如不能解决,要会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主动向学校的心理老师求助,敞开心扉,寻求解决之道,避免负面情绪在内心中积累成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