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盛夏八月,骄阳似火,却挡不住青年学子践行初心、服务社会的脚步。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理与社会学院学子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他们以严谨的态度探索需求,以扎实的行动践行承诺。在服务社会、赋能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更用青春汗水为社会发展、基层建设注入活力,切实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让人生价值在实践沃土中绽放光彩。
风采展示1
心24.2周精燕——金堂县云合镇“云合护未”课堂志愿服务

我以志愿者身份与五位返乡大学生共组志愿团,怀“守护孩童安全、点燃求知兴趣”之心,走进五个村开设暑期课堂,将知识揉进星光,为孩子们的假期织就一道温暖防线。
见孩子们眼中跃动的求知光芒,我恍然明了:这场夏日之约从非单向奔赴。我们以趣味课堂与贴心陪伴丰盈他们的暑期,而他们的纯真笑颜、炽热好奇,更让我真切触到“扎根家乡、服务家乡”的深意。未来,我仍愿携更多知识归来,点亮更多孩童的夏天。
一月实践里,除了与孩子们相伴的课堂,我也常守在镇综合办公室,为来访百姓指引办事方向,闲时看前辈用“大白话”解读政策、以耐心纾解村民顾虑,翻阅民生资料时,字里行间满是基层工作的温度。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以耐心待人,更读懂基层工作虽微末琐碎,却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与分量。
风采展示2
心24.7杨琴——达州市暑期作业辅导志愿服务

行动见真章,实践出真知,历练铸才华,实践乃最佳课堂。值此暑假,我踏上助力青少年成长的暑期辅导作业的实践征程。我望着那一双双澄澈眼眸中,既藏着对暑假作业的几分怯意,又闪着对新知的无限好奇。
最初,我着实有些手忙脚乱。三年级的小朋友总把“辩”与“辨”混淆,我便编了“辩论要靠嘴巴争”的口诀助他区分;五年级的孩子被鸡兔同笼题难住,我蹲在她身旁,把抽象数字化作活灵活现的鸡与兔画在纸上,她顿时茅塞顿开。
午后,阳光如碎金般斜斜洒入窗户,孩子们的笔尖在纸上沙沙舞动,偶尔传来的提问声,似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一圈圈思考的涟漪。
这短暂的实践,让我学会聆听童声,也听见自己心跳的震颤:原来教育从不是生硬地灌满一桶水,而是温柔地点燃一把火。而他们眼中迸发的光亮,便是给予我们最珍贵的成长答卷。
风采展示3
心24.7胡尭——惠东县“星辰志愿者协会”志愿活动

在协会组织下,我与其他志愿者定期参与黄埠镇主要街道的清扫工作。我们携带扫帚、垃圾袋等工具,对人行道上的落叶、烟头、纸屑等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尤其针对墙角、绿化带等卫生死角重点打扫。通过清扫,街道环境焕然一新,同时也提高了部分居民主动维护公共卫生的意识。
我们一行志愿者还去到了社区孤寡老人家中探望。去之前,我们会提前准备牛奶、水果等慰问品。到了老人家中,有的志愿者帮老人打扫房间、清洗衣物,有的陪老人聊天。这些看似简单的陪伴,却能给老人们带来极大的精神慰藉,也让我懂得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不仅适用于亲人,更适用于需要关怀的群体。
此次志愿服务虽为期不长,却让我收获颇丰。每一项工作都让我对“奉献”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志愿服务不仅是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更是自我成长的过程。未来,我将继续参与志愿服务,将这份爱心与责任传递下去,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语:当前,心理与社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仍在继续,学子们在基层一线的实践中收获的成长印记、涵养的为民情怀持续升华。这段扎实实践的宝贵经历,是对“学真知、悟真谛、办实事”的深刻诠释,也让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在服务社会中愈发鲜明。心理与社会学院的青年学子将满载实践中的收获与感悟,把青春理想融入国家建设与人民需求,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勇毅前进。
来源:心理与社会学院
图文:何桂彦 胡尭 罗淋 杨航 周精燕 杨琴
一审:吴小英
二审:陈奕
三审:王海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