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文明的秋风温暖人心,志愿服务精神已成为点亮社会温度的重要光芒。在这股向善浪潮中,心理与社会学院的学子们充满了干劲与力量,积极扛起传递爱心的时代旗帜,肩负起传递善意的崇高使命。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城市乡村中每一个需要的地方,参与助力社区工作服务、推动儿童发展教育以及城市文化宣传等实践活动,心社学子正用实际行动彰显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为社会和谐注入温暖动能。
风采展示1
心24.2刘德会——泸州纳溪区打古自然资源所志愿服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利用暑假时间,我报名参与“逐梦扬帆”计划,进入泸州市纳溪区打古自然资源所实习。
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工作,参与整理所里各类资料并归档,深入了解所里日常工作;参加地质灾害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的推送,以及农房建设审批选址定点等工作,还参与了打古镇2021年至2024年度补充耕地提质改造等任务。
从卷宗里的资料整理到山野间的地灾巡查,从农房审批时的耐心沟通到集体土地征收工作中的细致协调,每一项任务都让我对“基层”二字有了更鲜活的理解,对“为人民服务”有了更形象的认识。在这段经历中,我学会了在实践中打磨技能,在与群众、同事的协作中读懂责任。与此同时我也得到了实践能力与沟通技巧的成长,更使我清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的连接点,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风采展示2
心24.7田孟瑶——乐至县妇联儿童关爱志愿服务

在“七彩假期”暑假公益托管班志愿服务中,我收获了全方位的成长。教学上,不仅打磨了课程设计与表达能力,更学会用孩子的视角和语言拆解知识;组织中,协调人员物资、对接家长、应对突发状况,让我的统筹与抗压能力得到实战锻炼。
这段经历最珍贵的,是让我读懂了“责任”与“成长”。当孩子因我的课程对世界充满好奇,因我的鼓励变得更自信,我深知志愿是真诚换真心的过程;当因疏忽让孩子受委屈,我更明白成长不仅是能力提升,更是学会反思与共情。
此次经历让我懂得,志愿服务既可以传递温暖,也可以促进自我成长。未来,我会继续以更专业的姿态投身志愿,传递知识与温暖,也期待带动更多人,为孩子们的多彩童年添力。
风采展示3
心23.2房英——阆中市团委志愿服务

作为一名阆中人,这个暑假我怀着对家乡更深的理解和期待,走访了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在二十多天的社会实践中,我结识了三位让我由衷敬佩的同乡青年:用镜头真诚讲述阆中故事的马洋、以智慧农业切实助力乡亲的常聪,以及用专业服务温暖社区邻里的程榆。
他们的坚守与创新,让我深深体会到,青春未必需要远行,真正的价值往往就在我们最熟悉的地方。他们扎根于此,以不同的方式回报这片土地的养育之恩,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新时代阆中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用新的理念激活传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改变家乡。
这次实践,于我而言,是一次重新认识故乡、认同自我身份的过程。我为他们感到骄傲,也真切希望,更多和我一样的阆中青年能留下来、沉下心,和我们一起,用年轻的智慧和热忱,共同书写古城的未来。
结语:以实践为笔。以奋斗为墨。心理与社会学院学子在此次暑假的社会实践中,用行动书写青春答卷。他们不仅展现出了过硬的专业能力与饱满的精神状态,更收获了成长与感悟。愿这份实践所得能化为前行力量,推动同学们在未来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奋斗,让青春之花在奉献中绚烂绽放。
来源:心理与社会学院
图文:何桂彦 胡尭 罗淋 杨航 刘德会 田孟瑶 房英
一审:吴小英
二审:陈奕
三审:王海榕